中年感怀
朱卫军
前几天我过了个生日,按说一个人过个生日稀松平常,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、记载或有所感慨的,但这个生日平常之中似乎又透出些不平常:因为这是我45岁的生日。按照国内现在年龄段的划分标准,四十五岁就已进入中年了。所以这两天就有些感慨:似乎是弹指之间的事,人已经到了中年了,想想时光怎么流逝得这么快呢?真是岁月无情啊!回想起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,仿佛是昨天的事。
其实感觉到自己年龄“大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,有两件事让我有一种惶惑感。一件是一位年长我5岁的还是较熟悉的朋友见了我给我叫大哥,我就问他:我就那么称年龄吗?他说你给人一种沧桑感,我立时一惊。还有一次,我在街上闲逛,遇到一个问路的,他问我:这位上了年纪的,到某某地方怎么走?一句“上了年纪的”,把我吓了一大跳。从这两件事来看,我总结出两点:一是我长得显老,二是想想自己年龄也确实“不小”了,应该有点感触。所以前些日子有人恭维我,称我为“青年作家”,我马上纠正说:打住!作家不作家的无所谓,但你不能再称我为“青年”了。
扯远了,还是回到主题。
孔老夫子有句名言: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回头想想自己,三十而立没“立”起来,四十不惑也解释不清楚,眼看着自己是一个快奔“五”的人,仍还是这样没多大出息,自己就觉得有些伤感。到了这个年龄,你说没有感慨,那是假的。咱虽不聪明,但也不是白痴。
人步入中年是个什么概念?从家庭方面说,是上有老下有小。父母们年龄都大了,身体也都不大好了,随时有生病的可能;孩子呢,大都在考大学或上大学期间,作为父母的我们,不仅仅是个经济负担问题,还有个操心的问题。从工作上讲,这个年龄段的人,大多是业务骨干或担任某些领导职务,工作比较繁忙,也比较累,时有憔悴之容,亦有身心疲惫之感。
人到中年,从个人成长和心理角度说, 虽不说是非常成熟了,但基本上说自己能够把握自己了,或者说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了。一般人对于恩宠和荣誉都看得比较淡了,比如面对恭维,可能会一笑了之。对于领导的批评,一定会虚心接受并改正,但也不会老放在心上,成为心理负担。对于别人的轻视,也不会太当回事。这就是“静”。
中年人自有中年人的优点或优势,比如相对成熟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,但也有他们的不足和劣势,比如许多人上进心不是太强了,从基层来说,仕途不是太远了。但每个人都要渡过这段岁月,那么其中的酸甜苦辣,只需你自己去品吧。
评论